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1年9月25日,云南大学化工学院袁申富及其研究团队到云南先锋化工有限公司进行技术交流,云南先锋化工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罗飙,党委委员、总经理郑庆昌,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徐煜,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李云及生产部、技术部、制气车间相关技术人员参加交流。袁申富做题为“煤加氢气化的气化实验特性研究及其发展现状和趋势”的技术报告,介绍了团队在煤加氢气化制天然气联产芳烃方面的研究成果。双方在加氢气化、焦油重整...
肿瘤组织中过表达的HIF-1α直接导致实体肿瘤缺氧进而导致肿瘤增殖、转移和产生多重耐药性。化学疗法和放射治疗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癌症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肿瘤组织的低氧微环境导致化疗和放疗的疗效受限。在这种情况下,开发肿瘤低氧微环境激活的治疗性前药可以克服化疗药物低疗效的缺点。同时将荧光分子修饰到前药分子上能够利用荧光信号实时报告药物的释放情况,跟踪监测治疗效果。缺氧作为实体肿瘤的关键特征之一,会引起...
铁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过渡金属,它作为各种生化活动的辅助因子,参与包括氧气运输、能量代谢和DNA合成等。还原型铁(Fe2+)和氧化型铁(Fe3+)在体内芬顿型氧化还原反应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然而过量的铁(Fe2+/ Fe3+)会导致可破坏细胞微环境中的脂膜、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的高活性羟基自由基(·OH)的产生从而诱导细胞死亡。因此细胞内的铁稳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前提。在细胞铁代谢中,铁稳态是在各种蛋白质的密切协调下精准调控...
岩藻糖化糖胺聚糖(Fucosylated glycosaminoglycan, FG)是含岩藻糖(Fuc)侧链的糖胺聚糖(GAG)衍生物。FG显著的药理学活性使其成为新靶点抗血栓药物研究的先导化合物,其特殊而复杂的化学结构为其基础和应用研究中面临的主要技术挑战。云南大学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生陈茹等,在赵金华教授的指导下,近期采用主侧链结构高度均一的象牙参FG为起始原料,通过系统地分离纯化FG解聚产物所含寡糖以及纯品寡糖结构确证,首...
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深入开展爱党爱国教育,坚定师生理想信念。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在东陆校区和呈贡校区分别设置会场,组织师生集中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近万字重要讲话,回顾了百年奋斗历程,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新征程,提出了新要求。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回首...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在“七一”前夕,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苗兆涛带领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一行7人分别入户对获得党内功勋荣誉表彰的党员、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老干部和烈士遗属15人进行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了学校党委的关怀和在党50年纪念章。每到一家学院领导都与他们亲切交谈,拉家常,详细了解他们的生活以及身体状况等,认真听取他们对学院发展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感谢他们曾经的无私奉献,希望他们保重身...
能源和环境的和谐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构建清洁低碳且安全高效的能源及化工体系是新时代削弱负环境效应和能源发展的重要措施。生物质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也是一种碳中性的载体。创新、高效、绿色、经济地开发生物质资源,对实现“碳中和”具有非常重要且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我国每年氢气产量约2500万吨,占全球总产量40%以上,年产值超过1200亿元。超过95%的氢气生产主要依靠化石资源,其中煤制氢是当前最为经...
萜类化合物是微生物中结构种类最多、形成机制极为复杂的一类化合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如抗肿瘤药物紫杉醇、抗疟药物青蒿素等。二倍半萜作为萜类化合物中较为稀有的一个重要亚类,主要分布在植物和海洋生物中,而微生物产二倍半萜的报道较少。图1. 化合物1-7的化学结构 丁中涛教授和蔡乐教授研究组一直围绕黄草乌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开展研究,2018年,首次报道了3个新颖的具有5/6/5/6/5环系骨架的二倍半萜。最近,该研究组...
近日,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林欣蓉课题组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Nature Index期刊,影响因子:16.836)上发表研究论文:“Fluorinated Bifunctional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Synthesized under Visible Light for Stable Lithium Deposition and Dendrite‐Free All‐Solid‐State Batteri”(DOI:10.1002/adfm.202101736,论文链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101736)。论文的第一通讯...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携手Science杂志发布了“125个新科学问题”,其中之一为“How can we better manage the world’s plastic waste?”。当今社会,大量难回收、高污染的石油基塑料制品的使用所导致的能源短缺和环境破坏及污染等问题亟待解决。塑料污染已经严重的危害到了我们的海洋、陆地、森林、野生动物乃至人类自身的健康。如何有效地解决塑料污染等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以可再生的木质素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生物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