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近日,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林欣蓉课题组开发了一种通过可见光诱导的无溶剂可控自由基原位聚合合成交联聚乙二醇丙烯酸酯固体聚合物电解质的方法。该成果以“Solvent-Free Synthesis of the Polymer Electrolyte via Photo-Controlled Radical Polymerization: Toward Ultrafast In-Built Fabrication of Solid-State Batteries under Visible Light”为题发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上(中科院一区;影响因...
在环境友好、反应温和的条件下高效合成精细化学品一直是多相催化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亚胺及其衍生物是生物、制药、农业等领域非常重要的一类中间体,其不仅广泛存在于具有生理和药物活性的化合物和天然产物中,也是构成一些生物体和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当前,液相醇胺偶联合成亚胺被认为是原子经济性最高的方法之一。因为醇类廉价易得,反应的唯一副产物是水。但是,如何在温和反应条件下活化醇类的a-C-H键以及稳定亚胺的C=...
核糖体RNA(rRNA),在细胞增殖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与G-四链体rDNA一起,G-四链体rRNA也会参与到许多复杂的细胞调节过程。因此,设计能够区分这两类核苷酸二级结构的特异性的荧光探针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粘度,作为扩散控制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在生物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胞微环境的粘度异常变化与许多人类疾病,如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动脉粥样硬化等息息相关。综上所述,开发能够特异性识别细胞核仁内的G-...
研究具有低温催化活性的CeO2无机材料是多相催化领域一个有趣的课题。CeO2的催化性能主要取决于氧空位和表面活性氧种类。制备高表面积的CeO2是增强其氧化还原性质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但迄今鲜有成功的尝试。近来,我院方文浩教授课题组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模板剂诱导均相沉淀硝酸铈,成功制备出一种具有高表面积的介孔CeO2(hsmCeO2, 158 m2 g-1),在亚胺低温合成中显示出优异的催化性能。相关成果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
近日,我院屈庆教授课题组在微生物资源与利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课题组围绕微生物在环境、能源以及生物材料方面的应用导向,基于前期开发的双功能生物缓蚀与阻垢材料EPS(Water Research, 2019),继续深入挖掘微生物在功能纳米材料合成方面的应用。以细菌为原料“生产车间”,辅助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良好电化学性能的生物型纳米材料。该研究为探索经济、绿色合成形貌可控、尺寸均一的功能纳米材料提供了一个新视角。相关成果...
为了提升同学们的科研能力,拓宽同学们的科研视野,2020年12月19日9:30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于化工报告厅举办了“科研育人”系列前沿讲座的最新一期。受罗晓东院长的邀请,来自西南大学的黄承志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关于散射分光光谱分析的前沿报告。黄承志简介:西南大学药学院药物分析学教授,研究领域为共振光谱学与光谱分析,主攻共振光散射光谱分析、等离子体共振光谱分析、共振能量转移光谱分析。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
临床上已有手术切除、放疗、化疗及先进的免疫疗法等用于治疗肿瘤疾病。但与免疫疗法相比,化学小分子或先导化合物因其成本低、穿透力好、不具免疫原性等优点,仍然是一种有前景的抗肿瘤方法。天然生物碱一直是抗肿瘤药的丰富来源,其结构多样且易于修饰,通常具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例如,长春新碱、长春瑞滨、伊立替康(CPT-11)等。近期,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天然药物研究与应用转化中心罗晓东团队2018级硕士研究生朱...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组成复杂多样,异构体种类繁多,痕量存在时不足以开展NMR/IR等波谱解析,在此情况下其结构推测往往高度依赖于高分辨率质谱(HRMS)所指示的质谱信息,从而导致其结构注释的可信度不强。因此,基于HRMS平台准确注释次生代谢产物异构体仍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近期,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天然药物研究与应用转化中心罗晓东团队2019级博士研究生何英杰等,基于HRMS平台UHPLC-Q-TOF/MS,以柑橘黄酮异构体为研...
为做好2020年秋季学期本科招生宣传工作,加强优质生源基地建设,2020年12月10-12日,由化学科学工程学院副院长凌剑教授带队的云南大学招生宣传组,赴海南省海口市与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海口市第四中学新建优质生源基地,并回访海南省其他优质生源地学校。 海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何达权、党政办主任蔡琼波,海口市第四中学德育处副主任黄毅、文家凤等领导热情接待了招生宣传组,并签订了优质生源基地合作协议。授牌仪式...
2020年12月8日晚,应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罗晓东邀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副所长,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赖仞研究员给科研规范训练+有机化学前沿选课的同学带来了“活性多肽与人类疾病机理新药研发”报告,同时,赖仞研究员以排名第一身份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省部级一等奖(两项)。会议由罗晓东院长主持。 报告会上,赖仞研究员介绍了他所带领的...
我国作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利用新型储能设备储存新能源以替代传统能源迫在眉睫,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锂离子电池让可穿戴电池、超微植入电池、电动车等先进供能及动力设备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近年来,锂离子电池从具有严重安全隐患的液态电池向安全性能更强、加工性能更好的固态电池方向发展,锂金属负极在固态电池中的使用亦将理论容量有效提升至石墨负极的10倍以上,驱动下一代储能设备如锂-空气电池、锂硫电池等的发...
为迎接云南大学第十四届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0年12月3日在云南大学东陆校区文渊楼507举办了云南大学第十四届教师课堂教学比赛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初赛。 学院选拔了15名优秀教师参加了比赛,参赛教师内容准备充分、教学文档完备、课件制作精美、课堂讲授效果良好。由学院教学督导组、教学指导委员会组成的9人评审团,对15名教师参赛教师的授课情况进行了认真评定,最终遴选出李菲、包黎霞、李微三位教师参...
2020年11月13日上午9:00,2020年云南大学消防运动会在呈贡校区楠苑风雨操场进行。化工学院工会与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组织教师积极报名参加消防运动会。化工学院副院长、化学化工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凌剑、副院长蔡乐、院工会主席马志刚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教师一同参加了消防演练。云南大学2020年度冬季消防运动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师准备参加比赛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常务副主任凌剑老师在比赛中 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