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法国里尔大学Andrei Khodakov教授一行到我院开展学术交流
2025年7月1日下午14:00,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法国里尔大学Andrei Khodakov教授,武汉纺织大学吕帅副教授,以及湖北师范大学胡迪副教授一行受顾榜副教授邀请访问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围绕能源催化方向开展学术交流与专题报告,蔡乐副院长、刘世熙副院长、方文浩教授和吴世鹏老师出席。
Andrei Khodakov教授现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催化与固体化学研究所(UCCS-CNRS)能源催化研究小组组长、高级研究主任,长期致力于能源转化与催化材料研究。他于1987年获得莫斯科罗蒙诺索夫国立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获俄罗斯科学院博士学位。1992年至1999年间,Khodakov教授曾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法国国立巴黎高等化学学院、法国石油研究所以及英国爱丁堡大学、曼彻斯特理工大学等世界知名学术及工业机构工作。1999年起加入UCCS-CNRS,2007年晋升为研究主任,2017年晋升为高级研究主任。
Khodakov教授的研究涵盖化石和可再生原料的催化转化、反应器设计、反应机理与动力学研究,以及原位/工况条件下的催化材料表征技术。他在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 synthesis)以及石蜡活化等领域取得了多项重要科研成果,主持和参与了多项法国国家科研署(ANR)及欧盟“地平线2020”重大研究项目。近年来,他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Nature Reviews Chemistry、Nature Energy、Nature Catalysis、Nature Communications、JACS、Angew. Chem. Int. Ed.、ACS Catalysis、Applied Catalysis B: Environmental等国际一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200余篇。现担任Materials Today Catalysis杂志联合主编,并任Green Carbon、ChemCatChem、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等期刊编委。
在此次学术交流会上,Khodakov教授作了题为“Advances in Catalysts and Process Engineering for Light-Driven Methane Valorization”的专题报告,深入讲解了光驱动甲烷高值化利用的最新进展,涵盖了从光催化甲烷偶联反应(OCM)到光电耦合甲烷转化的研究路径,重点展示了其团队在催化剂构建、反应体系优化及反应机制解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随后,胡迪副教授围绕“Crystal Facet Engineering of Anatase TiO₂ Enhances Photooxidation of Methane to Formaldehyde”作了精彩报告,分享了其团队在甲烷光催化氧化偶联制甲醛反应中的研究进展,并介绍了反应器设计与晶面调控策略。吕帅副教授则以“Co/ZnO Nanointerfaces and Their Performance in CO/CO₂ Hydrogenation”为题,介绍了其在CO/CO₂加氢转化领域中催化剂界面调控方面的探索成果,聚焦于Co基催化剂的设计与性能优化。
此次学术交流活动不仅展示了国际能源催化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也为学院师生提供了与国际顶尖学者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机会。Khodakov教授系统性的研究视角与深厚的学术造诣,拓展了与会师生在C1资源转化与能源催化领域的研究视野,也为学院国际合作与学术平台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