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2023年3月21日,“天食杯”第三届食品研究与开发创新创意大赛决赛于天津圆满落幕,由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李灿鹏教授指导,硕士研究生肖淋负责的项目-“基于智能手机和二氧化锰纳米片的亚硝酸盐便携式电化学传感器”,经过3轮专家评审,从700多项参赛项目中脱颖而出,获得基础研究类科研鼓励基金奖;团队成员包括郭林江、漆天乐、梁还、段权镁、陈春兰、周敏。
据悉,本届大赛由天津食品集团和中国调味品协会联合主办,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和天津市食品工业协会共同支持,江南大学、渤海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20所高校领导、专家以及各食品企业、科研机构及媒体代表200余人参加活动。
第三届大赛以“科技创新&市场驱动”为主题,分为基础研究类,包装创意类,产品创新类三个赛道。大赛吸引了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95个参赛单位的755件参赛作品,受到了国内各高校、企业的高度重视,最终48项作品成功入围决赛。经过决赛现场展示及专家评委会评审,基础研究类科研鼓励基金奖10名(我院申报项目排名第一);包装创意类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9名;产品创新类一等奖2名,二等奖7名,三等奖14名;另特等奖1名。
亚硝酸盐是一种无机含氮盐,有较强毒性和致癌性,是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快速检测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对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该团队设计、开发、组装和测试了一款基于智能手机和二氧化锰(MnO2)纳米电极修饰材料的有线和便携式的亚硝酸盐含量分析平台。该系统利用可拆卸的丝网印刷碳电极(SPCE),组装成了一个具有电能采集,现场数据采集和有线数据传输能力的电化学传感器,其具高灵敏度,导电性能好,低检测限和便于携带的优点。在最佳的测试条件下,Ag-MnO2纳米片对亚硝酸盐的电化学检测信号随NaNO2浓度增加而增大,其检测线性范围为0.100 ~2000 μM,检出限低至0.033 μM。在实际样品检验中,本电化学传感器也展示出了良好的性能且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一直以来,我院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大赛,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对学风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
文章来源:朱鸿敏、肖淋
图片:朱鸿敏、郭林江
相关证明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wUa1LNXZLGRtvXi32DgEDA(决赛排名)
https://mp.weixin.qq.com/s/AaD0K_XaAnsTJKUm8l6X3Q(入围决赛通知)
https://mp.weixin.qq.com/s/7YBMYpTekT9Bm87EJAaRkA(天津广播电视台对大赛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