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4月17号,“化学印象节”进行到了第三天。今天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驻守在一顶顶五彩斑斓的帐篷下。人群来来往往,一直坚守的是一群化工人。
化工院的莘莘学子素来爱以“钢铁化工人”自居,但直到今天我才真正地感受到了,这不是一句玩笑话。对于化工人来说,“钢铁”是我们血液里的自带属性,我们“钢”在对于学习的态度,“钢”在了对于化学的严谨,也“钢”在了化学印象——化学并不像外界所说的那般脆弱危险,而是多姿多彩的。今天化学印象节的活动也将真正的化学带到了大家面前。
参与人数最多的化学知识小竞赛:只能容纳十几个人的小帐篷,却来来回回有300多人参加这个活动。青协的成员们穿梭于竞赛者之间,发卷,计时,收卷,判分。虽然参加人数众多,但是青协的伙伴们却没有一丝慌乱,用贴近生活的化学问题来激发人们对化学的兴趣。虽然忙碌但是只要大家对化学乐在其中,那么我们的忙碌也就有了意义。
除此之外,最受人们欢迎的活动莫过于手工制皂的小活动了,皂基,香精,色素,干花……你想要的我们这里都有,只要你敢于动手,就可以获得属于自己的一块香皂。一块块形状各异颜色不同的香皂从模具中拿出,人群中发出一阵一阵的惊呼,工作人员也乐于看见大家对于化学的热爱,自己的白色大褂上沾上了皂基也毫不在意,只要大家喜欢化学,自己累一点也没有什么关系。
镜头一转,映入眼帘的是化工学院成果展,陈景院士阳宗海治理,王继亮老师化废为宝,一块块环保地板连出环保一大步,这些都彰显着化工学院深厚的化学底蕴。
还有检验地沟油的小实验,用一片极为便宜的试纸就可以检验出生活中的食品的健康;幸运大转盘,只要敢于回答环保知识问答,就可以获得礼品,同时还可以增加自己的化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