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看金尊檀板,豪辈纵横。寒窗里,烹茶扫雪,一碗读书灯。那时候的人们喜欢讲风骨,一谈到读书就免不了各种清冷孤高。只是放到现在来想,读书也是件易事,曲高而和寡,孤琴而难鸣,犯不着装腔作势,读书终究是件热闹事儿,那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大家读书的热闹事儿。
2018年5月19日,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2017级分析化学专业全体成员在东陆校区化学楼101室进行了“理解中国”读书交流活动,活动形式丰富,同学们受益匪浅。
1、经典片段朗诵
在这部分的活动中,同学们争先恐后地上台交流自己喜欢的书籍并朗诵了自己喜欢的片段。男生们的朗诵气势磅礴,女生们的浅谈低回婉转,总之谢谢他们为我们推荐了那么多那么好的书。
2、书签分享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难免会用到书签,一是用来标记已读与未读的内容,二也是一部分装饰,让书籍看上去更加精美。 在这部分内容里,同学们分享了各式各样的书签,有直接从商店买来的,也有去年秋季银杏大道上捡来自己制作的银杏书签,还有多才多艺的同学自己手画的。
3、一起看书并分享书中的或者你在读书时遇到的热闹事儿
读书时难免会有自己思考的时刻,在此次读书交流会中的一个环节就是让大家思考自己在读书时遇到的热闹事儿,热闹可以是书中人物的,也可以是自己的。希望大家都能在读书过程中收获一份热闹,总不能一直是“热闹都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吧。
4、分享最近读的书的读后感
在读书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甚至不同时期读同一本书也会有自己的新的感受,希望每个人都能有所获是读书的目标。而这就需要多看书,多总结。
下面附部分读后感:
黄惜时有那么好的条件可以去北平求学,又处在二十岁左右的黄金时代,这个年龄正是发奋读书学习的最佳时段,可是他却不珍惜机会珍惜光阴,只沉迷于享乐、玩女人。最终给自己带来了失学、失恋、失业的恶果。浪费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失去了想再创造一个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就像桥下静静流淌的河水,有时慢有时快,却没有一秒停息,失去的光阴一去不复返了,回不了过去了。
--梁还《黄金时代》
呼兰河是荒凉的,小城里的人们,每天过着最平淡无奇的生活,每当城里发生一点点小事,都会引起城里面人的注意,人们为着那些不经常发生的事情兴奋着,不管那些事情是好的,还是坏的。透过这些平淡的文字,我们仿佛能看到萧红在悲悯,在哭泣,为了那些呼兰河人生存状态的无奈与可悲,在这里,生与死的意义,都没有颜色,人,如同树上的一片叶子,仿佛他们的出现,就是为了有一天能再次悄无声息的重归尘土。
--石娅娴《呼兰河传》
司汤达所以被评论家称为"现代小说之父"是因为他在《红与黑》中表现了卓越的心理描写天才。现实主义作家都强调细节的真实,但司汤达与巴尔扎克不一样,他着重刻画的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人物内心活动的细致和逼真。作者常常三言两语就把人物行动,周围环境交代过去,而对其内心的活动则洋洋洒洒,不惜笔墨,爱情心理描写更是丝丝入扣,动人心弦。作者在于连得知德·雷纳尔夫人写揭发信到枪杀她这段情节上仅用了三页,而与玛蒂尔德的爱情却花了上百页的篇幅细致描写,德·雷纳尔夫人堕入情网时的那种喜悦,痛苦,忏悔而又不甘放弃幸福的复杂心理的展现,也令人拍案叫绝。
--鲁姝寒《红与黑》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真实地再现了人物的复杂性,使我们读来犹如作品中的人物同生活中的人物一样真实可信,《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说不得贤,说不得愚,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说不得正大光明,说不得混帐恶赖,说不得聪明才俊,说不得庸俗平凡”,令人徒加评论。不仅贾宝玉,林黛玉这对寄托了作者人格美,精神美,理想美的主人公是如此,甚至连王熙凤这样恶名昭著的人物,也没有将她写得“全是坏”,而是在“可恶”之中交织着某些“可爱”,从而表现出种种矛盾复杂的实际情形,形成性格“迷人的真实”。
--张思凤《红楼梦》
撰稿:赵文颖
拍照:赵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