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8年5月20日是“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中国科学院科研院所向社会公众开放,组织开展科普展览、重点实验室开放、科普报告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科学文化传播与交流活动。昆明植物研究所在这天举行了以“美丽植物 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第十四届公众科学日。为加强大学生党员对十九大精神和两会内容的学习,增加对党的理解,提升党性修养,就在这一天,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药学院本科第一党支部的成员在党小组长的带领下前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进行参观学习。
刚进入植物所大门,就看到几个饱经风雨洗礼的大字——“原本山川极命草木”,这是昆明植物所的所训,旨在认识植物、利用植物、造福于民。在参观和与志愿者的交流过程中,我们了解到:植物标本馆(KUN)馆藏标本150余万份,是全国第二大植物标本馆。研究所有五个重点研究领域,即植物分类与生物地理、植物化学与天然产物研发、野生种质资源保藏与利用、民族植物学与区域发展、资源植物研发与产业化。研究系统设置“三室一库”,即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东亚植物多样性与生物地理学重点实验室、资源植物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其办所方针为:立足中国西南,辐射东南亚和喜马拉雅,在植物学、植物化学及植物资源发掘、利用与保育等领域取得重要突破,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的持续利用和产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在参观百草园的过程中,同志们对于各种各样的植物充满了兴趣,植物的外观各有特点,植物的名字更是令人好奇,大家纷纷议论着,说出对这些植物的看法。
在参观百草园、植物园、植物标本馆等展馆的过程中,同志们还不忘记学习科普知识,这是一次难的的学习机会,大家都想通过这次参观学习开阔自己的视野,拓宽自己的课外知识。
参观的最后一站就是大家期待许久的种子博物馆了。
在这里大家见到了各种植物种子,很多同学虽然来自农村但是都表示这么多种子,好多都是第一次见,真的是涨了见识。
同志们满怀着好奇心,在种子博物馆中观看各类植物的种子,以及各种精美的种子标本,通过对介绍牌的阅读,纪录片的观看,以及与志愿者的交流,使我们对植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更加浓厚的兴趣。
在此次昆明植物研究所一行中,通过对百草园、种子博物馆、重点实验室等地点的学习与参观,使我们充分了解到了植物之妙、植物之功、植物之危,同时也体会到了植物和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昆明植物研究所遵循其认识植物、利用植物、造福于民的宗旨,在通过科学研究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利用其强大的专业知识与专业能力,在本次公众科学日,带领昆明人民走近神奇植物的世界,向群众传播科学知识,拉近公众和科学的距离,增强公众对植物与科学的了解与兴趣,增强其人文与科学素养,加强公众的生态保护与植物保护意识。身为化工学院的学子,身为党员,昆明植物研究所示我们优秀的学习榜样,在今后的学习与生活中,我们更要不断学习,不断努力进步,同时要以身作则,运用自己的所学造福于社会造福于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