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不敢轻易地去追忆,因为那时的我们面容太青涩;不敢轻易地去回味,因为那时的我们青春太年少;不敢轻易地去慨叹,因为那时的我们在一起!但此时此刻,我的思绪止不住地肆意漫延,只因我们分别太久,离开母校东陆园已整整二十五周年了!久违了,亲爱的同学们,思念太重,牵挂太长,别来无恙乎?!我们一起走过的日子,我不能忘记你傻笑的样子,你也记住了我爱穿的花裙子,那些一起求学的日子,是今生温暖的日子,而至今,心里依旧念着彼此的名字!
29年前,我们踏着青春的脚步走进了东陆园,相聚在云大化学系八七化专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一张张朴实的面庞铭刻着80年代特有的纯真。男生、女生是那么羞涩腼腆,说句话都会面红耳赤,心儿像小兔一样突突直跳!岁月匆匆,韶华流逝,转眼间离开校园25年了!无论身在何处,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无论顺境逆境,"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云大精神都激励着我们自强不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多少次梦回云大,庄严的会泽院、典雅的化学馆、浪漫的银杏道、深厚的师生同学情已镌刻在生命深处,对母校的眷恋,对同学的牵挂油然于心!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你们好吗?
2016年8月5日是87化专毕业25周年相聚的日子,为了这个约定,近40名同学千里迢迢,从四面八方汇聚母校。分别25年了,记忆仍然那样清晰,那样深刻!同学们喊着、笑着、拥抱着、凝望着,多少记忆涌上心头!一群快奔五的中年人,在为人父、为人母的年纪,却竟然像孩子一样激动万分,甚至激动得说不出太多话语。此时无声胜有声,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晚餐气氛更是热烈,道不完的思念说不完的话,忆不完的往事叙不完的旧,大家频频举杯,思绪又回到了当年虽物质艰苦却激情燃烧的云大岁月。这杯酒啊,29年前就已酿造,今日痛饮是那样的醇那样的香!
聚会内容丰富,井井有条。有参观、有座谈、有美食、还有篝火晚会。重访老云大,我们在东方红前追忆,在银杏道上漫步,在化学楼前合影,坐在会泽院"九五之尊"台阶上回味,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铭刻着我们青春的记忆!
云大校友会化学系分会得知我们返校的消息后热情地准备了座谈会,云大化工学院党委书记熊杰老师代表化学系校友分会,向我们介绍了近几十年来云大化学系的发展变化及学科建设、学术成果等情况,并与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的东南大学教授周建成、民族大学教授袁明龙等同学交流了学科建设和共同发展的思想。
熊书记热情洋溢的讲话令我们既有回家的温暖,又为化学糸的发展而欣慰。座谈会后,熊老师带领我们参观了化学实验室。;走进宽敞明亮的实验室,摆放有序的实验台、熟悉的试剂和仪器、化验室特有的水池、烧杯、移液管等映入眼帘,将我们带回当年的实验课,同学们不由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一阵阵欢声笑语鼎沸了起来,心里涌起一阵阵激动,用手轻轻抚摸着它们,多想再做一次化学实验啊!物化室、天平室、高温室……我们一间间参观过去,渐渐地安静下来,同学们大概都陷入了怀念与向往之中,有位同学说:我想回来重读四年!也许,这是大家共同的心声。
依依不舍地离开实验室,熊老师派一位英姿勃勃的学妹带领我们参观新校园。参观新云大,为母校发展建设的新面貌而自豪。占地4000多亩的新校区,错落有致的建筑群坐落在绿树红花之中,雄伟的会泽楼,充满现代气息的图书馆,栋栋雅致的教学楼、学生宿舍,宽阔的校区道路无不显现出云大人追求卓越,建设一流大学的理念。新校园气势恢宏,充满异域风情,又融合了中国古建筑的诸多元素,是的,在我的心里眼里就是这样。我无法一眼看遍她的全貌,无法一言诉尽她壮丽,甚至无法一步一步地细数对她的爱慕。
帅气学妹向我们介绍了泽湖,它的水源是经二级处理的校园废水,用于校园景观,湖边的草地上闲散地逍遥着两只黑天鹅,全然不将我们放在眼里。湖面如镜,倒映着天光云色和树木建筑。设计者很贴心地给草坪留白,让人们可以踩着大石板来到湖水边,与湖里五颜六色的鱼儿亲密接触。泽湖,一个好听的名字,一个校园自净的标本,它为云大校园增色,也增光。
钟楼下的薰衣草大概不能与我们情感中老校园的海棠媲美,但是在校园里有这样一大片的芳香,想必会带给学子们更多的愉悦和美梦。
走在薰衣草园地的甬道上,远处的会泽楼时隐时现,望着会泽楼气势不凡背影,小步快跑,奔到楼前的广场仔细端详,映入眼帘气势雄伟的罗马柱撑起的会泽楼让你再次感受到云大厚重的历史和深深的文化底蕴,让你心中升起一种庄严、神圣、崇高和敬畏,这是云大的灵魂所在!
在一场不期而遇的大雨中,同学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告别了帅气学妹,告别了新校区,当我们乘车离开这个美丽的校园时,心里怀着无限的眷念和满怀的期望。
有同学说,希望化学院与从事专业工作的校友们保持联系,让校友给学弟学妹们讲讲企业对专业人员的要求,在毕业论文设计时更加贴近实际需求,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和做实验的时候就能够提高针对性。
有同学说,希望借鉴国外大学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很早就开始进行课题设计,学会针对某个问题找资料、引经据典并写明原文出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逻辑性,让学生学会提出自己的观点、用演讲阐述自己的观点。
有同学说,希望化学院结合云南有色金属王国、植物王国、药物王国的特点,在应用化学方面多些开拓创新,提高学院的综合竞争力……
师生情深。同学们专门去看望班主任侯秀英老师。虽然年事已高,但侯老师依然清晰的叫出每个同学的名字,关心的询问其它没有来的同学的近况,浓厚的师生情谊在屋里房间徘徊,久久不能融化。
匆匆地离去,一如我们匆匆地来,来不及于老校区更多地眷恋与回味,来不及在新校区更好地欣赏与赞叹,来不及与老师更多的述说衷肠,2016年盛夏里这场美好如梦幻的约会边到了分离的时刻,我们各自奔赴自己的工作岗位与现实生活中。看似如今的我们天各一方,渐行渐远,其实同学们都明白:培养我们的母校一云大,永远在我们心中!
我们渐行渐远,然而,母校,永远在心中。韶华流逝,岁月永恒!虽然我们的眉宇间已闪烁着皱纹和白发,但我们不惧怕岁月老去。正如杨绛先生在《百岁感言》中说的"人生最妙曼的风景是内心的从容与淡定"。我们期待着30年、40年、50年、60年⋯⋯再聚!我们还可以拄着拐仗,牵着孙子孙女的手来共赴约定!
永远的八七韶华!永远的母校同学情!同学们!友情长存。